黄石长安网

各区动态

-2025-

11/11

09:32

编辑:本站

阳港街道全力推进小区精细化治理 以“破立”之道解锁“幸福密码”

破,是打破旧有、过时的事物;立,是建立新的、更合理的事物。黄石港区胜阳港街道在小区精细化治理中,以问题为导向,用“破”的决心,破解治理顽疾;以“立”的智慧,构建长效机制。他们统筹调度、全域联动,将一个个小区治理的“独奏曲”谱成了全域治理的“交响乐”,解锁了居民生活“幸福密码”。

  以“破”筑基 疏通治理堵点

“破”是直面问题的勇气,更是基层治理的前提。胜阳港街道聚焦各小区最尖锐、最顽固的痛点,成立治理专班,选派优秀干部包保1-3个小区,靶向发力,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亮剑。

海观山社区宾馆家属区的“破局”,始于一场“断水危机”。企业改制后维护责任缺失,导致管网年久失修,水电难题成为困扰居民数十年的“死结”。街道党工委及时成立专班,主动厘清历史责任、协调资源。社区党委则依托业委会中高达80%的党员占比优势,创新成立“水电改造自改委”,以党建引领“三五同心”工作法为核心,先后召开11场联席会议。

通过党员带头、民主协商、财务公开,历时3个月,成功破解了居民“不想改”“没钱改”的双重困局,最终实现了117户居民主动缴费、缴费率高达97.5%的自治典范,为老旧小区破解类似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海观山样本”。

同样的“破局”之力,也体现在胜阳港社区顺佳大厦小区。面对230多处违规封堵消防烟道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街道并未简单“强拆”,而是联动城管、消防等部门,与社区、居民代表组成“微团队”。通过“一户一档”建立台账,逐户上门沟通,以真实案例讲清危害,以定制方案回应顾虑,目前96%以上的封堵烟道已打通,为小区“新生”扫清了最大障碍。

“基层治理不能绕开问题走,必须要有‘破’的魄力;只有先把横在眼前的石头搬开,民生之路才能走得通、走得顺。”胜阳港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以“立”焕新 筑牢幸福支点

“破”而后“立”,方能长效常新。“立”是系统谋划的智慧,更是巩固治理成果的关键。胜阳港街道深知,拆除违建、化解危机只是第一步,建立让小区持续焕发活力的新机制、新空间、新氛围,才是精细化治理的核心。

立起长效机制,让治理有章可循。顺佳大厦小区在拆除违建后,迅速探索建立“三微协同”治理机制,通过“微团队”精准破题、“微治理”快速响应、“微活动”激活参与,形成从问题化解到长效维护的完整闭环。

立起共享空间,让服务触手可及。湖滨路社区通过“亲民化改造”,将办公区域压缩至仅占8%,腾挪出289平方米空间,精心打造“邻里客厅”“四点半学校”和“商聚共享厅”。这一“立”,打破了传统社区服务中心的隔阂感,将最好的空间还给居民,让社区成为汇聚人气、凝聚人心的“居民会客厅”。如今,这里已成为孩子们安心学习、老人们挥毫交流、邻里闲话家常的温馨场所。

立起和谐氛围,让邻里温情相融。有效的治理不仅重塑环境,更能凝聚人心。钟楼社区交通里小区推行“四好”工作法后,停车秩序井然,居民从“争抢车位”变为“共享车位”,停车纠纷大幅下降。文化宫社区建行小区通过“三事”工作机制,让居民在“轮值管事”“众筹办事”“透明理事”中增进理解、建立信任。南京路社区招商银行大楼在“三自一补”模式下,“小事不出楼、互助在身边”的温馨氛围日益浓厚。这些日常中的细微变化,共同构筑起邻里互助、共建共享的社区新风尚。

  统筹联动 奏响治理强音

多个社区不同治理路径的背后,是胜阳港街道层面的系统谋划与整体发力。街道始终扮演着“总设计师”与“资源枢纽”的角色,着力将“点上探索”转化为“面上成果”。

强化组织引领,筑牢治理根基。胜阳港街道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进小区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目前完成率达84.2%。同时,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充分调动下沉党员、社会组织等力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动态全覆盖。

注重精准施策,推动分类治理。面对辖区内小区形态各异、需求多元的现状,街道摒弃“一刀切”,深化“一小区一策”精准指导。通过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的跃升。

促进资源共享,激发创新活力。街道着力搭建“治理经验共享平台”,定期组织观摩交流,将顺佳大厦小区的“三微”工作法、交通里小区的“四好”机制等一批“金点子”“好样板”在全街道复制推广,形成了“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生动局面。

治理的成效,最终由居民的幸福感检验。如今的胜阳港街道,居民安居乐业的画卷愈发鲜活。从“破”除沉疴到“立”新焕彩,胜阳港街道完成了一场小区精细化治理的集体“逆袭”。街道将继续深化“破”与“立”的治理哲学,探索精细化治理新路径,让更多小区解锁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让城市的“里子”更加温暖、更具活力。(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