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长安网

法治建设

-2025-

11/19

10:17

编辑:本站

消失的“新娘”:外交照会戳穿跨国婚恋骗局

“本以为是跨国良缘,没想到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近日,经黄石市铁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黄石市铁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跨国婚恋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安娜、琳达、娜娜(均为外籍,化名)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四年六个月至三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驱逐出境。案件办理过程中,通过外交照会核实犯罪嫌疑人真实年龄的严谨做法,既彰显了中国司法的公正权威,也为涉外案件办理提供了个案指引。

2024年6月,外籍人员琳达经同乡娜娜介绍,结识了在黄石活动的外籍“媒婆”阿尼(外籍,化名,另案处理)。三人明知跨国假结婚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仍一拍即合,商定以“假结婚”为幌子,专门骗取国内有经济基础的单身男性高额彩礼。根据商议,阿尼负责在本地物色目标对象、搭建相亲渠道;琳达则刻意营造“温柔体贴、急于嫁入中国”的外籍新娘形象,获取被害人信任;娜娜承担各方衔接协调工作,确保骗局流程顺畅;诈骗所得按比例分成。

2024年7月6日,在阿尼的精心安排下,琳达与被害人程某见面。凭借事前演练的温婉言行,琳达当天便赢得程某的充分信任,成功收取16万元高额彩礼后,随程某回家共同生活。然而,这份看似美满的“跨国姻缘”仅维持三天便戛然而止。琳达以“赴江西探望朋友”为借口,将程某诱骗至南昌市某商场后,趁机甩开对方携款逃离。程某察觉被骗后立即报警,公安机关经侦查发现,琳达在南昌早已存在稳定男友朱某,其逃离后仅一个月便与朱某公开订婚并同居,所谓“跨国婚恋”纯属骗局。随后,公安机关顺藤摸瓜,将同案犯安娜、娜娜相继抓获归案,彻底摧毁该诈骗团伙。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外籍被告人诉讼权利,聘请专业翻译全程协助办案。然而,在讯问过程中,琳达突然提出异议,辩称其护照登记年龄比真实年龄虚增6岁,若情况属实,其作案时可能尚未年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将直接影响刑事责任认定。根据相关规定,司法机关可依据合法有效的护照直接认定外国人年龄,但涉外案件办理事关国家司法形象,尤其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确保案件办理的合法性与公正性,检察官没有简单采信护照登记信息,而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协调公安机关逐级上报,通过外交照会这一正式司法途径,向琳达国籍国领事馆核实其真实年龄。经过多轮沟通协调,该国领事馆正式确认:琳达护照上的年龄确有虚增,但实际仅虚增3岁。琳达作案时已年满18周岁,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这份关键证据彻底打消了争议,琳达通过翻译对中国检察机关严谨负责、公平公正的办案态度表示由衷认可与感谢,当场向检察官竖起大拇指,并自愿认罪,安娜、娜娜亦在证据面前认罪。

最终,黄石市铁山区人民法院全面采纳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证据及量刑建议,依法对三名被告人作出上述判决,三名被告人均服判未提出上诉。

检察官提醒:结合本案办理情况,检察官提醒广大群众,面对跨国婚恋介绍,务必增强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警惕“甜蜜陷阱”:

一是严格核实身份,务必确认外籍人员是否持合法有效证件入境、居留手续是否齐全,坚决警惕通过偷渡等非法途径入境人员,避免因身份核实不清埋下风险隐患;二是了解法定程序,提前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民政婚姻登记部门咨询,详细了解跨国婚姻的登记条件、法定流程及注意事项,切勿轻信“先付费再办证”等虚假承诺,防止人财两空;三是注重留存证据,交往过程中要理性对待高额彩礼要求,注意留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身份信息复印件等关键证据,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铁山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