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28
10:49
编辑:本站
“警察蓝”温情守护“夕阳红”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家老人一切都好,多亏你们及时帮忙!” 10月25日,阳新县公安局浮屠派出所民警对救助的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走失老人家属进行电话回访时,电话那头传来他的诚挚感谢。此前,该所快速反应,联动多方力量,在2小时内寻回这位走失老人,避免了意外发生。
作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阳新县每年都有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独居老人群体庞大。全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近年来,阳新县公安局主动跨前服务,以“科技赋能、全民参与、长效关爱”为抓手,持续织牢织密老年群体安全防护网,用“警察蓝”为“夕阳红”筑牢守护屏障。今年以来,已成功寻回84位走失老人,平均找回时间缩短至1.5小时以内。
“我们建立了从寻找到回访守护的全流程机制。”阳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为283名易走失老人建档,并发动326名社区干部、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其中。一旦接到走失警情,指挥中心立即成为指挥中枢,迅速启动应急寻人机制:第一时间指令最近的派出所、交巡警等路面警力赶赴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实地搜寻;同步推送信息至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开展视频查找,全程跟踪警情。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各警种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紧密协同,争分夺秒为老人铺就温暖回家路。
阳新公安部门还广泛整合社区干部、驻村辅警、物业保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构建起“警民联动、群防群治”的立体化守护体系: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这些基层力量被纳入统一指挥网络,形成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生走失警情,能第一时间提供线索、参与搜寻。随着阳新县公安局“一村一辅警”工作的正式启动,全县129名驻村辅警已全部上岗。
“在这里土生土长,每一块土、每个人,我都非常熟悉。矛盾排查、帮扶救助等工作驾轻就熟。只要有诚心,事情总能解决。”兴国镇太垴村驻村辅警张文杰爽朗地说。
“警察同志,你们又来看我啦!”10月10日,阳新县公安局三溪派出所民警来到此前被寻回的独居老人明大爷家中回访,不仅送上了特制的防走失联系卡,还细心检查了家中用电用火安全。这样的暖心回访,已成为阳新县公安局在成功寻回走失老人后的“规定动作”。
将事后应急处置转变为事前的源头治理。阳新公安部门将工作触角前移,推动各派出所社区民警为易走失老人建立“一对一”关爱档案,精准防控人口走失风险。他们通过全面摸排独居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与实际困难,完善信息底册,并发放印有民警联系方式的“警民联系卡”,确保老人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人、找对人。
“太好了,你们一来,我们就不用再为一张照片花费半天时间了!”27日,阳新县公安局木港派出所民警为仓下村村民陈大爷拍好身份证照片后,他感激不已,对上门服务的民警连声说。当天,民警携带摄影设备,走进该村为多位独居、留守老人办理身份证人像采集业务,将户籍窗口“搬”到了群众家门口。
针对辖区内山区乡镇多、老年人出行不便等情况,阳新县公安局将证件办理从“坐等受理”转变为“上门办理”,采取“背包警务”工作模式,搭建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便民桥”,真正把暖心便民服务做到群众心里、送进家家户户。民警们定期下沉村组社区,携带便携设备,为特殊群体提供户籍办理、证件拍照、送证上门等便民服务。
同时,阳新公安部门依托社区民警、驻村辅警在日常走访中摸排梳理,建立需上门办证人员动态清单,并据此制定月度下乡计划,确保服务目标明确、资源调度有序、响应及时高效。今年以来,民警已累计为237位独居、留守老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来源:东楚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