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10
12:27
编辑:本站
《法治日报》:用司法之力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9月8日,
《法治日报》刊发
黄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郭龙梅署名文章
《用司法之力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要求,强调科技创新的驱动引领作用,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湖北省黄石市两级法院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与法治需求,自觉将法院工作融入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大局,以高质量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化破产审判,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黄石是一座因矿而兴、因工而立的城市,在黄石产业“腾笼换鸟”的关键阶段,破产审判这柄“司法手术刀”成为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质效的关键力量。
府院联动,“一盘棋”解难题。面对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稳定的房地产领域涉众型、国有企业破产案件,法院与政府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提前评估、共同研判、严防风险。黄石纺机的“涅槃重生”就是典范。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推动这个背负上亿元债务的老牌国企变为年产值超10亿元的现代科技产业园,同时“一站式”解决了17名留守职工和709名退休人员的社保、工资等历史欠账,为转型发展守住了民生底线。
机制创新,按下审判“加速键”。破产案件久拖不决曾是痛点。黄石市中院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破产案件审理的工作指引》《企业破产重整案件审理指引》等文件,为工作降本提速提供指引。通过推进“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同时对破产管理人进行“负面清单”与日常投诉的动态考核管理,督促管理人积极履职,有效改善了破产案件审理周期长的状况,实现简案3个月内、繁案1年内审结。对于金沃公司破产重整案,从法院裁定受理到批准重整计划,用时不到100天,跑出了挽救企业的“司法加速度”。
挽救为先,为“病企”寻生机。推动黄石市企业庭外重组指引中心实质运转,完善庭外重组、预重整衔接程序,甄选一批虽陷入财务困境但具有经营价值和挽救希望的企业导入指引中心,通过“庭外重组+庭内重整”组合拳,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机会焕发“第二春”。
强化司法保护,筑牢创新发展根基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黄石市两级法院始终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将司法之力精准注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十条措施”为新质生产力“撑腰”。围绕黄石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黄石市中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 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十条措施》,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知名品牌的司法保护力度。知名连锁酒店“锦江之星”诉“锦江宾馆”商标侵权案的审理,不仅关乎品牌权益,更牵动城市商业生态。法院一纸判决,首次明确“老字号”享有的商标在先使用权可随经营实体承继延续,精准区分商标共存边界,平衡了连锁品牌扩张与本土企业存续的关系,促进了市场良性竞争。
全链条“一站式”守护新质生产力。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统一集中审理),联合市场监管、科技等部门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建立“速裁+快审+精审”审判工作模式,在重点园区设立巡回审判点,为科创企业提供立案、审理、执行“一站式”服务,有效推进知识产权纠纷高效化解。今年以来,全市一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平均审理时间30.6天,给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引导护航生产力“绿色转型”。黄石市两级法院健全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机制,依法审理涉生态环境等案件,加强对生态环境科技、绿色低碳技术的司法保护,护航绿色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严惩环境违法犯罪,对传统产业生产中的非法排污、资源盗采等行为加大打击力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引导高耗能、高排放的生产模式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华丽转身”。
提升服务效能,厚植营商法治沃土
“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要像呵护幼苗一样守护市场主体活力。
给企业“松绑”,让信心扎根。如何避免“办一个案子,垮一家企业”?黄石市两级法院用精准司法、善意文明解答这一问题。严格区分罪与非罪,防止经济纠纷刑事化,审慎适用强制措施,让企业“喘得过气”。在全省率先开展涉企刑事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严厉打击“行霸”“市霸”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为公平竞争扫清障碍。在执行工作中,对被执行企业采取“预处罚”警示,推广“活封活扣”、置换查封等柔性措施,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同时为主动履行的被执行企业开辟“信用重生”通道。
商事纠纷“云”化解,省时更省心。效率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黄石市两级法院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依托综治中心、商事仲裁委等平台高效调处商事纠纷,助推涉企纠纷隔空化解、源头化解。在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审理过程中,大冶市法院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委托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先行调解,一揽子化解了6省10市的16起纠纷,既保护了创作者权益,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涉案企业日常经营的干扰,此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送法“上门”,企业诉求直达。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召开民营企业、律师座谈会,形成问题清单,限期落实解决。针对企业经营中的高频法律风险,推出“订单式”普法,发布典型案例,印发《住建领域典型案例汇编》等资料,为涉诉较多的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推动司法服务从“事后救济”转向“事前预防”,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黄石的转型之路镌刻着法治的深深印记。在未来工作中,黄石市两级法院将聚焦产业升级中的司法需求,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护航绿色转型,激发创新活力,以更高质量的司法实践,将法治的信念与力量熔铸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为这座老工业基地的蝶变新生贡献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