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长安网

各区动态

-2025-

11/11

04:01

编辑:本站

突出三个作用 建强综治中心

前不久,江洋社区江某某因怀疑自家家禽误食相关部门投放的灭鼠药而死亡,准备到区政府上访,接到网格员上报的信息后,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将其引导至该中心,经当日接访区领导研判和协调,当场予以解决。这是下陆区综治中心发挥主阵地作用、化解矛盾纠纷的一幕。

近年来,黄石市下陆区委政法委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委决策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五情”处置工作为抓手,积极打造社会治理主阵地,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有力护航全区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4月全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下陆区作书面经验交流。“五情”处置工作经验得到省、市主要领导阅示批示,被新华社、湖北日报客户端、《湖北政法》等媒体宣传介绍。

突出中心枢纽作用,加强风险防范保稳定

6月中旬,某区发生一起跳湖自杀事件,17名彝族家属从四川赶来“讨说法”,为防止事态扩大,下陆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中心枢纽作用,统筹调度公安、信访等单位联合处置,以最快的速度妥善处置了该起突发事件。

为建立一站式矛调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下陆区委政法委制定了《下陆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全区1个区级综治中心、5个街道综治中心及37个社区综治工作站均已挂牌运行,基本实现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规范化”目标,极大方便了群众“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

拧紧工作“责任链”。组织编制《下陆区综治中心制度汇编》,涵盖矛盾纠纷调处、情报主导维稳、应急指挥调度等20多项工作制度,理清边界,细化流程,压实责任,为综治中心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织密智能“防控网”。区综治中心接入探头5700余个,建设“雪亮工程”探头1300余路、智慧平安小区62个。开发智慧平安小区应用平台,实现智能报警、动态轨迹、走知去向等功能,为社会治安防控和应急处置赋能。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推送预警信息3000余条,协助相关部门成功化解风险隐患200余起。

精细网格“服务面”。将全区37个社区划分330个网格,配备网格员330余名+专用手机,实现“一格一员一机”。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积极做好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今年以来,全区网格员向省综治网格化平台上报摸排矛盾纠纷2385件,化解率达100%。

拓展接访“新路径”。进一步做实县级领导接访工作,从5月份开始,每日区县级领导在综治中心开展接访时,除正常接访外,还要对前一天复杂疑难、需要部门联动攻坚的“五情”件进行研判,并统筹调度处置,高效推动了赵某兵土地征用赔偿问题、黄某某兄弟房屋拆迁等一批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

突出矛盾化解作用,统筹五情处置提效能

9月19日,从恩施来黄打工的4名农民工情绪激动地来到下陆区综治中心,称包工头拖欠工资,身无分文回不了家,该中心迅速指派区人社局处置。该局工作人员耐心安抚他们情绪,并给他们买来泡面、面包等食品,同时启动应急处置机制。次日,农民工便拿到13320元工资顺利返乡。

下陆区在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过程中,对全区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实行一体化处置,即将“社情”“访情”“非警务警情”“案情”“舆情”等“五情”,统一归集到区综治中心平台,建立“汇—研—交—办—督—结”闭环处置和日研判、周会商、月调度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早介入、早预防、早处置。

1-10月共受理“五情”12168件,与2024年同期相比减少4362件,呈现下降态势。“五情”办结处置率达97%,回访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全区共调解矛盾纠纷2236件,调解成功率达97.9%。这是今年不断优化完善机制,着力围绕“提”字做文章,推动“五情”处置工作走深走实的累累硕果。

聚焦办件满意率,着力“提质”。今年将“五情”处置工作目标由“办结”调整为“办好”,一字之差背后释放的信号就是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明确每一件矛盾纠纷和民生诉求,不仅要办的了,还要办的好。所有“五情”办结件满意率都要进行回访抽查,由群众说的算。所有不满意件每周进行通报,包括承办单位、分管领导、办理人。同时查明原因,跟进督办。对不担当、不敢为、不作为的单位或个人“零容忍”,开展追责问责。

加快办理进度,着力“提速”。所有“五情”件实行限时办理,今年对群众申诉求助类的“五情”,实行“提速”办理,明确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必须办结,超过5个工作日的,必须报区委分管领导审批。10月21日,某女士求助称辖区一蛋糕店充值200元,该店关门几个月,还有170元没用完。区市监局接到处置单后立即联系商家解决,当天她便收到了退款。

压实工作责任,着力“提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给全区干部办好“五情”注入强劲动能,进一步增强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精气神。推行“首派负责制”,各承办单位“接诉即办”。定期通报“五情”领导批示件、超期未办结件整改落实情况和典型案例,传导鲜明导向,激发比学赶超,践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承诺,确保矛盾纠纷不扩大、不升级、不激化。

突出社会治理作用,深化源头治理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水平。下陆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优势,整合各方治理资源,凝聚共建共治合力,筑牢平安下陆基石。

健全“三方联动”机制。7月份以来,阳光新干线、安佳凤凰城等小区停车矛盾纠纷一度上升,区委及时召开薄弱小区治理推进会,通过进一步扩大市场化物业服务覆盖率,完善“三方联动”机制,推出物业企业“红黑榜”等措施,推进小区矛盾问题就地解决,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小区治理的实在变化。

精心打选“三支队伍”。网格员、信息员、调解员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业务熟的优势,是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力军”,也是社会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排头兵”。通过强化支撑保障、考核激励、能力提升,打造冲得上、干得好、打得赢的队伍。7月下旬的一天,卫王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时,发现赵罗湾居民赵师傅因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与湾组队长发生争吵,眼看冲突即将升级,网格员立即上前耐心劝解,将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深入推动问题治理。依托综治中心“信息库”和“五情”研判,梳理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高频高发诉求,主动开展预见性治理,推进“被动治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如在9月份入学季即将到来前,针对家长反映部分片区入学难问题,提前发出提示,建议不断优化学区设置,及时公开招生信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和反馈,确保了秋季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推广“未诉先办”机制。在东方路社区等多个社区建设居民议事亭、平安驿站,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参与社区治理。在大塘社区、广州路社区等社区推行“码上办”,群众有诉求有纠纷,只要扫码提交,网格就能接单,从线下四处“跑”变成线上“码”上说,实现“群众有呼声,网格有行动”,极大地激发了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的热情,形成共建共治良好格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