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09
09:52
编辑:本站
无声交流映初心 司法温情暖民心
在法治建设的征程中,司法机关不仅是公平正义的裁决者,更是民生温度的传递者。西塞山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里,一场无声的交流,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
无声相遇,开启温情序章
当一位聋哑群众踏入西塞山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特殊的沟通困境摆在眼前。窗口工作人员不懂手语,看似难以跨越的交流鸿沟,却因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悄然找到破局之法。
没有慌乱,没有推诿,工作人员拿起纸笔,以书写为桥,与用手机打字的群众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一场无声的交流正式开启。
这不是简单的咨询接待,而是司法温情的具象化开始,让群众在踏入法院的第一刻,便感受到不被放弃、全心服务的暖意。
纸笔传意,筑牢服务根基
从诉讼流程的阐释,到材料准备的逐项罗列,工作人员在纸上一笔一划书写的,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司法的温度与责任。
在无声的交流里,没有因为沟通障碍而简化服务,没有因为 “特殊” 标签而降低标准,有的是事无巨细的耐心,是把群众诉求放在心间的执着。
写满流程与指引的纸张,成为司法服务接地气、通人心的生动注脚,让聋哑群众清晰知晓维权路径,更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庄严承诺。
“谢谢你”,见证司法温度
当群众在手机上敲出 “谢谢你” 三个字,简短话语背后,是对这场无声交流的肯定,更是对西塞山区法院司法服务的认可。
这三个字,是司法温情浇灌出的果实,映照出法院工作人员用心服务、共情为民的工作成效。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没有声音传递,司法的温度依旧能直抵人心;即便面对特殊群体,法治的阳光依旧能照亮维权之路。
这场无声交流,是司法与民众之间的一次温暖对话,让群众切实触摸到司法的人文关怀。
以行践诺,传递法治温情
西塞山区法院这场无声交流的故事,绝非个例,而是其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一个缩影。
在日常工作中,法院始终致力于打破沟通壁垒,无论是针对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还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便捷诉讼举措,都在不断拓宽司法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通过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加强工作人员多元沟通能力等,让每一位群众,无论身体是否有缺陷、无论沟通是否有障碍,都能在司法流程中感受到尊重与保障。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司法的温度系于民心。西塞山区人民法院以无声交流的暖心故事,向社会展现了新时代司法机关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法院将继续秉持为民初心,让 “无声” 交流成为司法温情的常态表达,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司法服务的温度,温暖每一位群众的心田,真正实现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的庄严承诺,书写司法为民的动人篇章 。(来源:西塞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