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长安网

部门信息

-2025-

10/10

09:10

编辑:本站

司法救助暖民心,破解执行僵局显担当

“救助金到账了!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我后续的治疗费总算有了着落。感谢法院,感谢政府!”近日,申请执行人梁某在收到司法救助金后,通过电话向法官激动地表达谢意。这样真挚的反馈,正是人民法院运用司法救助为群众纾难解困、破解执行僵局、传递司法温情的生动写照。

执行遇阻,民生困境亟待破解

“法官,到现在王某还是一分钱都没赔。我们全家就靠种地维生,治疗费都是找亲戚东拼西凑借来的。难道他就真的一点钱都拿不出来吗?我们该怎么办啊……”梁某的丈夫声音发颤,话语中满是无奈。

2023年,梁某被王某驾驶的小型轿车撞伤,西塞山法院判决王某应支付赔偿款15000元。判决生效后,梁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执行过程中法院穷尽各项查控措施,最终确认王某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进一步调查还发现,王某因其他纠纷致轻伤二级,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确无履行能力。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僵局。与此同时,执行法官在排查中了解到,梁某一家以务农为生,无固定收入,梁某仍在康复阶段,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还需家人照料,整个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主动作为,司法救助纾困解难

“法官说我们家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还指导我们准备了申请材料。真的能申请到吗?大概需要多久才能有结果?”梁某的丈夫在向西塞山法院递交材料时,仍难掩忐忑。

法院迅速响应、主动作为,立即启动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查、快速办理。通过简化流程、压缩审批周期,加强跨部门协同与多元协调,并指派专人对接、主动跟进汇报,仅用15个工作日,便将15000元司法救助金一次性发放到梁某手中。这笔救助金不仅缓解了梁某一家的经济压力,更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司法的速度与温暖。

跟踪回访,持续关怀延续司法温情

“现在情况好多了,本来以为案件执行不了的,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政策,法院还多次打电话关心我们的情况,太感谢了!”梁某的丈夫在法院的回访中难掩激动之情。

该院秉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工作理念,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的形式,密切关注梁某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通过详细询问梁某身体恢复、心理健康状况,跟踪监督救助资金使用情况,实地了解家庭生活现状和实际困难,确保救助成果持续巩固。

近年来,西塞山法院持续优化涉及执行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建立“执行排查-主动告知-快速审核-及时发放-回访监督”的全流程工作模式,明确救助范围涵盖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劳动争议等涉民生领域,重点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困难当事人。同时,加强与民政、人社、乡镇(街道)等部门的协作联动,精准核实当事人家庭经济状况,确保救助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司法救助“雪中送炭”的作用。

司法救助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西塞山法院将继续深化司法救助与执行工作的有机融合,不断扩大救助覆盖面、提升救助效率,以更有力的举措破解执行僵局,用司法温情为困难群众点亮希望之光,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温暖人心。(来源:西塞山区人民法院)